2020年12月25日,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皮爾法伯集團聯合舉辦的聯合醫學峰會暨首屆皮膚病學與功效性護膚品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召開,本次會議是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皮爾法伯集團皮膚健康促進協同創新實驗室建立之后首次舉辦的學術盛會。會議邀請了中國化妝品領域權威專家和政府主管部門領導,共同研討了化妝品科學監管與功效評價,以及化妝品相關皮膚疾病。
本次聯合醫學峰會主要聚焦三大主題:
■ 化妝品監管與功效評價
■ 敏感性皮膚專場
■ 痤瘡專場
在開幕式環節,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主任李航教授致歡迎辭并發表了特別演講,強調了皮膚科在化妝品科學快速發展之路上的責任與擔當。
李航教授皮爾法伯皮膚學護膚品中國區總經理崔慶愛女士也做了視頻演講,表示希望借助皮爾法伯集團強大的制藥及研發背景與依托于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的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度合作,幫助更多的消費者和皮膚問題或者皮膚疾病患者。
崔慶愛女士開幕式上還舉辦了“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皮爾法伯集團皮膚健康促進協調創新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成立儀式。
全國皮膚健康促進協同創新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成員空軍特色醫療中心劉瑋教授/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何黎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李利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賴維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特色醫學中心田燕副教授/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李若瑜教授以及李航教授、吳艷教授和仲少敏副教授/皮爾法伯集團雅漾醫學部總監張瑛女士
化妝品監管與功效評價專場
化妝品監管與功效評價專場由劉瑋教授和李若瑜教授共同主持。他們代表大會熱烈歡迎化妝品監管相關領導蒞臨會議,并強調了化妝品監管的重要性。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化妝品監督管理司李金菊司長親自解讀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列》,她總結新版《條例》特點為“嚴”、“簡”、“新”,同時指出未來化妝品監管重點在于:更新監管手段和措施,化妝品功效宣稱的管理,支持化妝品企業創新發展,鼓勵新技術、新方法運用。
劉瑋教授(左)和李若瑜教授(右)
李金菊司長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價中心盛銀冬副主任以《我國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現狀及展望》為主題發表了演講。他向大家介紹了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的必要性,以及已經初步建立的不良反應監測方法和網絡。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化妝品檢定所羅飛亞副研究員則圍繞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技術要點做了詳細介紹。
盛銀冬副主任
羅飛亞副研究員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何黎教授從政府、行業現狀、皮膚科醫師和皮膚科患者這幾個不同的層面對功效性化妝品所面臨的任務和問題進行介紹,同時結合了其自身團隊在開發功效性化妝品過程中的寶貴經驗與大家共同分享。
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賴維教授的演講題目是《新的化妝品功效評價及宣稱指導意見下皮膚科醫生的介入機會》。賴維教授談到功效評價在化妝品圍上市不同階段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例如在萌芽階段可以為產品的研發提供正確方向、幫助鍛造產品競爭力,在營銷階段提供各專業的背書等,在售后階段,為產品賦能。
何黎教授
賴維教授敏感性皮膚專場
在敏感性皮膚專場,由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陸前進教授(中國科學院皮膚病醫院)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涂平教授共同主持。
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李利教授帶來了題為《宣稱適用于敏感性皮膚的化妝品功效評價》的演講與大家分享。李利教授在現場分別對兩個抗過敏化妝品案例進行分析,詳細介紹了實驗過程,肯定了案例中抗過敏化妝品的安全性和功效性。此外,李利教授還強調了設計抗過敏化妝品科學試驗需要科學和嚴謹。
涂平教授(左)和陸前進教授(右)
李利教授其后,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特色醫學中心田燕副教授介紹了《中國敏感性皮膚概況》。田燕副教授圍繞認識自己的敏感性皮膚狀態和針對敏感性皮膚如何使用護膚品這兩個問題展開討論。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皮膚病醫院袁超副教授與大家分享了演講《微生態屏障在敏感性皮膚中的價值與應用》。袁超副教授介紹了皮膚微生態對敏感性皮膚的影響,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微生物組學已經成為化妝品科研的重要方向之一。
田燕副教授
袁超副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仲少敏副教授演講的主題是《敏感性皮膚的臨床應對策略》,仲少敏副教授認為敏感皮膚可以分為單純敏感皮膚和皮膚病伴發的皮膚敏感,兩者的處理原則不同,此外,還需重視敏感皮膚的防與治,甚至防比治更重要。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涂平教授對敏感性皮膚專場進行總結,本場的專家對現場的提問進行答疑。
仲少敏副教授
參會者與專家進行互動提問痤瘡專場
痤瘡專場上,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馬琳教授和上海市皮膚病醫院李斌院長共同擔任主席。
復旦大學華山醫院項蕾紅教授通過視頻分享了《國際痤瘡治療最新進展》。項蕾紅教授談到痤瘡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痤瘡的新興治療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比如抑制皮脂分泌的藥物、調節角化異常的藥物、調節P.acnes的藥物、抑制炎癥反應的藥物和免疫療法。
馬琳教授(左)和李斌院長(右)
項蕾紅教授會議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鞠強教授介紹了《微粉刺在痤瘡發病機制和治療中的作用》。鞠強教授介紹說微粉刺是痤瘡皮損最早期的病理表現之一,與痤瘡嚴重性程度和預后有密切的關系,在痤瘡患者非病變皮膚中多有微粉刺狀態,微粉刺是預防痤瘡復發和緩解痤瘡的良好前哨目標,為研究粉刺的形成及預防提供了新的方向。
隨后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梁源副教授分享了《兒童和青少年痤瘡的臨床特點》,在現場按照痤瘡的類型分別介紹了新生兒痤瘡、嬰兒痤瘡、兒童中期痤瘡、青春期前痤瘡和青春早期(青少年)痤瘡以及相關疾病的鑒別診斷。
鞠強教授
梁源副教授大會最后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吳艷教授發表演講,主題是《功效性護膚品在痤瘡管理中的應用》。吳艷教授介紹了痤瘡皮損的發生機制,再一次強調了微粉刺在痤瘡中的重要性。針對去粉刺和修復類的護膚品,吳艷教授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馬琳教授對痤瘡專場進行總結,本場的專家對現場的提問進行答疑。
吳艷教授
參會者與專家進行互動提問閉幕式
活動的最后李航教授和皮爾法伯集團雅漾醫學部總監張瑛女士對一天的會議進行總結并致閉幕辭。
李航教授(左)和張瑛總監(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