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仔仔永遠不后退,聽李振寧唱《南國春早》感受嶺南風光 | 我和我的家鄉

      來源:財訊網   發布時間: 2021-02-26 15:29:39

      編者按

      “憑寄還鄉夢,殷勤入故園。”故鄉,在每一個人心中都是一個動聽的故事,講也講不完,道也道不盡。穿行在田野中,流連在竹海里,跳躍于溪水中,這一切都會凝結成那割舍不斷的故鄉情。

      為解讀中國人的鄉土情結,匯聚同心追夢的力量,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相關機構共同推出《我和我的家鄉》(第二季),第四首歌曲《南國春早》由青年歌手李振寧演唱,讓我們一起走進廣東,感受嶺南風光。

      聽一聲家鄉話,品一道家鄉味,心中的那座城與那群人,似乎更清晰可見了。

      “鄉音裊裊,騎樓高高,微風中吹過來故鄉的味道。”詞句韻味悠長,曲調張馳有致,一曲《南國春早》讓人沉醉在嶺南風光里,仿佛在榕樹下聽著阿婆的嘮叨。

      2月26日,由廣東籍青年歌手李振寧演繹的《南國春早》正式上線。多樣善變的粵菜、一盅兩件的早茶、布局豐滿的粵繡、歷史悠久的粵劇,無一不令人向往。

      粵菜原指廣東菜,但作為一個餐飲文化,早已經超越了其地域概念,成為一支餐飲文化奇秀。

      它是嶺南文化圈的廣州菜、潮州菜和客家菜、桂菜的總稱,為中國四大菜系中頗具特色的地方菜系,以特有的菜式和韻味,獨樹一幟。

      雖然起步較晚,但它影響深遠,港、澳以及世界各國的中菜館,多數是以粵菜為主。

      粵菜注重吸取各菜系之長,烹調技藝多樣善變,用料奇異廣博。

      在烹調上以炒、爆為主,兼有燴、煎、烤,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有“五滋”(香、松、軟、肥、濃)、“六味”(酸、甜、苦、辣、咸、鮮)之說。

      時令強,夏秋尚清淡,冬春求濃郁。

      “喝茶”在粵方言里稱作“飲茶”,廣州人愛“飲茶”,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又是飲食文化。

      人們常說,廣東人飲茶,飲的不是茶,而是生活態度。

      在廣州,民間以茶相待已成為一種禮節,如有客到,第一件事便是奉上一杯“靚茶”,第一句話是“請飲茶”,以此表示主人的熱情、友好和禮貌。

      若在廣州的茶樓飲茶,茶水喝完以后,客人需要自行打開茶壺,示意服務員前來免費續水。茶蓋不開,續水不來,這叫“揭蓋續水”。

      桌上有人負責倒茶時,受茶人要把食指和中指彎曲叩打桌面,感謝倒茶人的好意。這個禮儀執行起來并不復雜,甚至難以觀察,但卻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恩,被稱為“扣指茶禮”。

      這樣一敲,就是表達了感謝。

      早茶也是朋友聚會的神器。老廣們腰間別串大鑰匙,嘴里叼支紅雙喜,上身是休閑襯衫,下身標配西褲皮鞋,開一壺普洱或者鐵觀音,走一步路都透著一股悠閑勁兒。

      布局豐滿、圖案繁茂、場面熱烈、用色富麗、對比強烈、大紅大綠,當這樣的刺繡映入眼簾,便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的“粵繡”了。

      粵繡來自于女閨閣之技,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由中原移民把刺繡帶入嶺南,它用線多樣,除絲線、絨線外,也用孔譽毛捻樓作線,或用馬尾纏絨作線。用色明快,對比強烈,講求華麗效果,且多用金線作刺繡花紋的輪廓線。

      在裝飾上,花紋繁縟豐滿,熱鬧歡快。常用百鳥朝鳳、海產魚蝦、佛手瓜果一類有地方特色的題材。

      讓人意外的是,其繡工多為男工所任。繡品品種豐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頭巾、臺帷、繡服、鞋帽、戲衣等,也有鏡屏,掛幛、條幅等。

      “紅酥手,黃藤酒,淚濕鮫綃人何在?桃花落,閑池閣,依然春去又春來。夢斷香銷,屈指算來四十載……”經典的唱腔一出便讓人沉醉其中,這就是有“戲棚官話”之稱的粵劇。

      對于粵劇來說,故事是軀體,唱腔是血肉,音律是靈魂,文學是營養,缺一不成戲。古典詞牌、曲牌在劇本中的運用,則最能體現人物復雜的情緒,營造欲往不前的張力,把情節一步步推向戲劇沖突的高潮。

      有了這些優美的詞曲,一場戲便不僅是一個好看的故事,而是一個有追求的藝術作品。這是粵劇最詩意的語言。

      粵劇善于向其他劇種和時尚藝術學,因而表現出高度的開放,成為時尚潮流的劇種之一。無論其開放靈活的表演,還是豐富優美的唱腔、舞美,都顯現出敢立戲劇潮頭的先鋒姿態。

      正因為如此,粵劇的戲劇風格既有傳統戲劇的風采,又輕快流暢、靈活善變 。

      越秀青青,珠江渺渺,南國年少,花溪正好。廣東的魅力,在多樣善變的粵菜里,在一盅兩件的早茶里,在布局豐滿的粵繡里,在歷史悠久的粵劇......

      耳畔里又響起那古老的歌謠:不畏首,不氣餒,仔仔永遠不后退,只因你我共飲珠江水。

      出 品 人:張 坤 史力學

      總 監 制:毛 浩 趙 倩

      總 制 片:閔 捷 付豪杰

      監 制:王俊秀

      策 劃 人:丁汪敏 郭俊堃

      演 唱:李振寧

      作 詞:祖 組

      作 曲:趙佳霖

      統 籌:沈少博 席 奇 靳苓藝 劉 暢(實

      宣 發:張浩禎 席 奇 傅佳偉(實)

      文 案:張浩禎

      節目海報:《我和我的家鄉》節目組

      音 視 頻:《我和我的家鄉》節目組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