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佇立岳陽樓下,聽李佳琦講述大江大湖里的“巴陵故事” | 我和我的家鄉

      來源:壹點網   發布時間: 2021-03-15 14:14:22

      編者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圍繞家鄉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情愫。無論我們身在何處,家鄉的一山一水,都是鐫刻在我們心里抹不去的鄉愁。

      解讀中國人的鄉土情結,匯聚同心追夢的力量,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酷我音樂共同出品的《我和我的家鄉》(第二季)音頻節目,已正式上線開播。每期節目將推出一個主題城市,邀請一位青春正能量嘉賓,用筆者獨有的鄉愁情感,配以講述者也為此鄉人的身份,著力刻畫該城市的魅力形象,展現一座城的普通百姓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

      聽一聲家鄉話,品一道家鄉味,心中的那座城與那群人,似乎更清晰可見了。歡迎收聽:

      “大家好,我是李佳琦,歡迎收聽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與酷我音樂聯合出品的融媒音頻節目《我和我的家鄉》。”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

      從《岳陽樓記》誕生的那一刻,岳陽這個名字便和這篇千古流傳的作品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岳陽樓屹立于古城之上,俯瞰波浩渺的洞庭湖,遙對青螺滴翠的君山島,南接三湘四水,北枕萬里長江。與黃鶴樓和滕王閣相比,它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中唯一保持歷史原貌的古跡。

      三層主樓均為木制榫卯結構,從樓底到樓頂清一色的楠木圓柱,無鐵釘,無橫梁,無欄桿。主樓12脊,脊如龍身,翹首為展翅鳳凰,遠遠看去,如同12只鳳凰振翅欲飛。

      在唐代以前,由于地處“北通巫峽,南極瀟湘”的水路要沖,岳陽一直都是威名遠揚的軍事重鎮。

      三國前期,吳國大將魯肅在巴陵山上修筑閱兵臺,用以訓練和指揮水師。閱兵臺臨岸而立,登上閱兵臺便可觀望洞庭全景,湖中一帆一卒盡收眼底。

      五百多年的時光匆匆流逝,公元716年,岳陽樓終于等來真正懂它的人——被貶中書令張說。這位開元名相,因仗義執言,不做偽證而獲罪。

      好在歷史總在陰錯陽差間留下些許幸事,“偽證案”讓文壇才子潦倒失意,卻給岳陽樓帶來重生。謫守岳陽的張說,開始了擴改魯肅閱軍樓,并把它定名為“岳陽樓”。

      自此,岳陽樓成為了古城岳陽千百年來的一張名片。

      除了范仲淹,在洞庭湖畔潑墨揮毫的文人不在少數:李白一生曾六登岳陽樓,揮毫寫下“水天一色,風月無邊”的對聯,至今仍懸掛在岳陽樓的主門上;“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杜甫憑欄遠眺感慨此生,在憂國傷時的哽咽中愴然收筆;報國無門的孟浩然被八百里洞庭的闊大境象深深震撼,面對“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的湖水,留下“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的壯志與慨嘆。

      然而,巴陵城的故事,絕不是一座岳陽樓可以道盡的。這座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古城,也是愛國詩人屈原的行吟與魂歸之處。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入楚國都城郢,遠在六百多里之外的屈原聽到消息后,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為了紀念他,每年五月初五,沿江百姓紛紛投放粽子給屈原饗食,并舉行大型民間龍舟賽,岳陽由此被稱為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發源地。

      大江大湖哺育下的岳陽人,記憶中的美味也離不開這片豐沛的水域。岳陽水產豐富,洞庭湖盛產湖鮮,自然也少不了夏天吃貨們的最愛——小龍蝦。作為全國聞名的小龍蝦養殖基地,每天有2000萬只小龍蝦從這里出發運往各地。

      每到夏季,岳陽的夜宵攤上便是一片火紅,幾乎每張桌子上都有一盆紅燦燦的龍蝦。麻辣、清蒸、鹵蝦、蝦尾,岳陽人早已將小龍蝦的美味發揮到了極致。

      夜幕降臨,食客們吹著風,喝著啤酒,吃著龍蝦,孩子們奔跑在街頭巷尾,這是岳陽夜晚的靈魂,也是這座小城令人沉醉的火氣。

      “九月圓臍十月尖”,待到秋來,螃蟹的時令就到了。岳陽白泥湖一萬多畝的水域,至少能收獲三十萬斤大閘蟹。除了清蒸,岳陽人還開創了鹵水煮螃蟹這種獨特吃法。喜歡味覺刺激的湖南人用咸香濃郁的鹵汁,賦予了螃蟹別樣的味道。

      “巴陵全魚席”也是岳陽的遠聞名的招牌。唐代詩人李商隱有詩曰:“洞庭魚可拾,不假更垂罾。鬧若雨前蟻,多于秋后蠅”,足以見得岳陽的魚類何其豐富。

      作為湖南十大主題名宴之一,巴陵全魚席在制作上非常復雜,洞庭湖中的二十七種鮮魚,佐以洞庭湖邊特有的蔬菜和茶葉制作而成。食魚不見魚,知其味不見其形,其中滋味,吸引著無數異鄉人到此品嘗,也總引得離鄉的岳陽兒女感念良多。

      岳陽,曾是一座文化古城。求索精神、憂樂文化仿佛是一顆種子,將愛國情懷深深扎根在了這片湖湘大地上,代代傳承,成為岳陽伢仔流淌在血液里的故鄉記憶。

      岳陽,如今已是一座開放之城。作為湖南唯一通江達海的口岸城市,岳陽著力推動“一區一港四口岸”聯動發展,產業以千帆競發之勢,走向深藍。

      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岳陽古城,如今正在迸發新的活力與能量,它將以大江大湖大城市的新形象,續寫新時代的“巴陵故事”。

      制作人員名單

      出 品 人:張  坤  史力學

      總 監 制:毛  浩  趙  倩

      總 制 片:閔  捷  付豪杰

      監   制:王俊秀  唐  軼

      策 劃 人:丁汪敏  郭俊堃

      本期作者:劉睿智

      本期編輯:張浩禎

      本期嘉賓:李佳琦

      統   籌:沈少博 高 木 席  奇

      宣   發:王鳳棲  張  膠

      供   圖:《我和我的家鄉》節目組

      音 視 頻:《我和我的家鄉》節目組

      文字呈現:《中國青年作家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