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鄭藝彬:愿你沉著且自信,從逆境中尋找生機 | 悅讀有YOUNG

      來源:榕城網   發布時間: 2021-04-01 10:31:01

      “匯報的人很緊張,但鄧稼先卻異常沉著,他迅速詢問對方各種數據,待情況基本清楚之后,他告訴對方打開什么,看看數字是多少,告訴對方應該是多少;再關上什么,看看數字是多少,應該是多少。”

      深夜、急促的鈴聲、錯誤的數據、令人安心的語氣,《鄧稼先傳》中描繪的場景一下子將我們又帶回到了那個深夜,在電話旁我們仿佛又看到了一個眉頭緊皺但卻異常冷靜的鄧稼先。

      擁有一顆沉著的心,在任何環境里,都能建立更深徽的世界。

      今天,在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酷我音樂共同打造的《悅讀有YOUNG》節目中,將由青年演員鄭藝彬和主持人王曉曦一起為大家分享許鹿希、鄧志典、鄧志、鄧昱友共同所著的《鄧稼先傳》和葉永烈所寫的《錢學森傳》這兩部著作的節選部分,看我國科學家們在面對科學難題時是如何沉著冷靜解決的。

      “就有一種什么都盡在掌握的感覺。”在鄭藝彬看來,遇事處事不驚,擁有大將風度,就是“沉著”。

      王曉曦也覺得,“沉著”就像是遇到問題時有了方向和指引,不再是急躁和慌張,而是學會了冷靜分析、認真思考。

      在順境中執著,在逆境中沉著。

      在快節奏的生活里,人們像是在被喧囂與焦慮趕著走,唯有寵辱不驚,才能在跌宕起伏中坦然前行。

      不慌不忙地自我沉淀,才能清晰的找尋自己想要的生活。

      什么是“沉著”?

      面前困難保持三思而后行。

      在《鄧稼先傳》中作者覺得“沉著”就是在遇到緊急情況時,不管自身情況如何,仍舊能夠冷靜分析問題、迅速反映,想出合適地解決辦法。細膩的文筆短短幾句作者就細致地刻畫出一個成大事業者所必須具備的精神和態度。

      在鄭藝彬看來,連制造原子彈這么重要的事情,鄧稼先先生都能冷靜沉著的對待,那我們日常所遇到的困難問題就更能解決了。

      同樣地,我們從《錢學森傳》中錢老處理導彈發射問題時,也能感受到“沉著冷靜”的力量之大。

      文章中錢老在面對中國第一枚導彈是否能夠成功發射這個重大問題上,依舊冷靜自持、保持著準確的判斷能力和指揮能力。

      其實,不管是生活中的瑣碎事,還是與人生相關的大事情,越是遇到驚天動地之事,就越要能心靜如水,沉著應對。

      人的一生總要遇到一些困難與挫折,它們往往出其不意,甚至可以改變你的命運。一味的勇猛精進,不見得就有造就;相反,在淡中沉著冷靜思索,倒更能解決問題。

      在生活中怎樣才能讓自己變得“沉著”呢?

      說到如何才能變得“沉著”鄭藝彬也給我們分享了他的小妙招:有常心,就會有最佳的發揮;善于總結思考,便能跨越每一個障礙。

      在緊張的關頭,常心就是保持清醒智慧、沉著地分析與應對。面對困難挫折時,只要冷靜、沉著,保持頭腦是清晰的,那問題就會被解決70%。以常心觀不常事,則事事常。

      而在此之下,總結思考就是變“沉著”的第二要素,一個冷靜沉著的人一定是善于總結歸納之前的經驗,以便于今后遇到同樣的事情,可以更快地得出結局方案。

      當遇到挫折時,要堅持面對最壞的可能,懷著真誠的信心對自己大聲說:“不管怎樣,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然后沉著冷靜,不慌不怒地評估形勢,選擇另外的做法,這樣,就能在挫折中得到最好的結果。

      席慕蓉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就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山尋路,卻是一種學的過程,應當在這過程中,學沉著冷靜,學如何從慌亂中找到生機。”

      當你冷靜的思考時,清晰的頭腦會幫你選擇,當你冷靜的面對時,沉著的身影會讓你更加謹慎。

      慢下來,不斷地充盈自己、和心態、自信且強大,你就是那個最“沉著”的人。

      出品人:張  坤 史力學

      總監制:董  時 趙  倩

      總制片:閔  捷 付豪杰

      監  制:王俊秀

      策劃人:丁汪敏 郭俊堃

      執行制片:盧婧 黃子甄

      編  導:張浩禎  席  奇 盧  婧

      外采編導:梁艷  袁怡帆

      統  籌:范冬寧  蔡家奇

      文  案:楊庭鈺

      宣  發:范冬寧 盧  婧

      嘉  賓:鄭藝彬 王曉曦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