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奮斗路上何須彷徨,許凱與你一同重新發現平凡 | 解憂電臺

      來源:壹點網   發布時間: 2021-04-04 12:00:44

      愿你擁抱生活,勇敢前行。

      我們希望站在聚光燈下,享受萬眾矚目的喝彩;

      我們期望擁有熱血漫畫中的主角光環;

      我們渴望每個成功的高光時刻;

      我們恐懼日復一日的凡人生。

      凡的擔憂與恐懼,是否正困擾著奮斗路上的你?

      凡,何須恐懼?凡與非凡,都由你來定義。

      本期《解憂電臺》,許凱與你一同重新發現凡。

      兒時,經常聽父母說,凡的勞動最光榮,凡的崗位最偉大……

      眼看就要步入“三十而立”的大關,瀟然總是不斷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真的“光榮而又偉大”嗎?

      在瀟然的腦海里,發現那些天天出現在手機上的社會成功人士,總是神采奕奕地閃著光。他們或是在大城市財富自由,或是事業有成。他們是父母嘴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他們是朋友眼中羨慕的對象。

      再反觀自己,每天坐在格子間敲擊著鍵盤,拿著固定的薪酬,住著租來的單間。與那些成功人士相比,即將三十歲的自己似乎一事無成,用不了幾年,中年危機也會不請自來。

      日復一日的凡生活似乎令他惶恐、焦慮。

      凡的恐懼從何而來

      我們所處的世界,的確是在這樣運轉著——我們需要不斷創造物質財富去維持生活、滿足欲望。

      物質財富有多重要?總有人調侃,若不幸有一天自己躺在了昂貴的ICU病床上,只有錢能續命。擁有越多的物質財富,越能主宰人生,從而越成功,越能體會到成就感。

      凡,似乎是處于這種成功的對立面。

      在這種“成功學”的定義下,一個凡的工作崗位不可能被分配到更多的物質財富——無論自己多努力,收入的天花板就在那里了。

      所以,我們越渴望別人嘴里的成功,就越恐懼凡。

      凡的生活也有閃光點

      凡的生活,不配與夢想對話嗎?凡的人生,注定與成功絕緣嗎?

      也許,是你誤會了成功的模樣。

      “人是懸掛在自我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引發成功感覺的成就感是一種主觀的感受,它沒有一個可以量化的指標,更沒有一個可以被描畫的形狀。

      成功是廣義的、多元的、又富有個的,我們應去探索去發現屬于自己的成就感,來擺脫盲目追求物質財富的無力感和虛無感。

      我們或許可以從下面這個故事中一窺凡與成功的關系。

      在兩年前,95后的李慶恒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快遞小哥。在凡的崗位上,每天重復著卸貨、分揀、裝車等看似機械又枯燥的流程,他卻覺得自己的工作特別充實、有意義。

      因為干活兒麻利、工作踏實,李慶恒被公司派去參加浙江省第三屆快遞職業技能大賽。

      李慶恒為自己立下進入前三名的目標,為此他辛勤備賽:搜集各地郵政編碼、城市號碼、航空代碼,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將這些數字印入腦海、爛熟于心;休息日跟著公司一線派件員一起送件、研究送貨路線如何優化,彌補自己在派送環節的經驗不足……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獲得了第一名。

      接下來,榮譽與獎勵接踵而至:浙江省授予他“浙江省技術能手”稱號;杭州市評定他為杭州市高層次人才,獎勵他100萬元購房補貼;高中畢業的他,憑借“職業適應測試”的優異成績,被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錄取,圓了大學夢……

      在許多人看來,一個高中畢業的快遞員,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落戶安家似乎是天方夜談,凡工作和成功是絕緣的。

      但今天的李慶恒,用自己的故事告訴大家,不要小看凡的工作,只要你去探索、去發現,凡的生活中也會充滿成就感。

      這并非“精神勝利法”, 一天一個腳印,本來遙不可及的夢想也有機會變得觸手可及。

      發現屬于你的閃光點

      如果你還沒有發現自己的成功模樣,請勿焦慮,因為成功就在觸手可及的地方。

      社會心理學發現,在人們的思維中有一個“適應”現象——成功與失敗,滿意與不滿意的情感都是相對于先前的狀態而言。這一現象啟迪我們,真正的成就感,來源于我們發現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進步、更優秀。

      因此,我們不妨將高舉的目光看向腳下的美好與進步,發現日常生活中的小成功。去認真地過好每一個“今天”,讓每一個“今天的自己”創造出比“昨天的自己”更優異的成績,讓每一個“今天的自己”發現生活新的美好與幸福。

      通過不斷地探索,我們能在自己的凡生活中,找到充滿成就感的瞬間——

      通過不斷提升工作效率,提前完成任務,那充滿從容的欣喜瞬間。

      終于完成了一份自己滿意的論文,自我肯定的瞬間。

      日只會做蛋炒飯的你,利用日里的下班時間,過年回家親手做了一桌五味俱全的年夜飯,讓父母驚喜稱贊的瞬間。

      ……

      凡的生活一直在處處閃著光,那些閃光點一直在努力綻放生命的意義,待你發現。

      生活中并不缺少成功,而是缺少一雙發現成功的眼睛。愿奮斗路上疲憊的你再次充滿成就感,向著目標勇敢前行。

      出 品 人:張 坤 陳琳琳

      總 監 制:毛 浩 伍文杰

      總 制 片:閔 捷 付豪杰

      劉佳澤 馮晨飛 吳秋實

      監 制:王俊秀 王 帝

      策 劃 人:丁汪敏 楊莉文

      作 者:田沐冉

      編 導:田沐冉 羅 驍

      統 籌:范冬寧 靳苓藝 陳瓊波

      宣 發:張浩禎 陳國慶 張 膠

      嘉 賓:許 凱

      供 圖:《解憂電臺》節目組

      音 視 頻:《解憂電臺》節目組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