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一言不合就吵架 ?白敬亭分享如何與爸媽好好說話|解憂電臺

      來源:晶報網   發布時間: 2021-05-12 11:48:25

      歡迎收聽

      愿你擁抱生活,勇敢前行

      你多久沒和父母好好聊天了呢?

      或許有人的答案是:想不起來了。

      明明都是為了對方好,但話到嘴邊,語言卻在情緒的綁架下,愛,反而化成了尖刀,狠狠戳向彼此胸膛。

      本期電臺將直面家庭溝通中的困惑與難堪,破除“關心則亂”的迷局,不讓親情在僵持中留下遺憾。

      小時候,父母參與我們的成長;但長大后,我們卻很少能陪伴他們變老。

      萬千世界越來越寬廣,而父母卻似乎離得越來越遙遠。

      ,遠離家鄉獨自一人在北京打拼的媛媛,對此感慨頗深。

      一天夜里加班,她接到爸爸來電,電話那頭支支吾吾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媛媛有些不耐煩,說:“沒事兒就掛了啊,我還要趕方案。”爸爸焦急地蹦出幾個不相關的詞,似乎想說什么,卻又猶豫不決,最終草草結束了通話。

      第二天早上媛媛收到媽媽微信,這才意識到,自己竟錯過了爸爸六十歲生日。

      或許你我多多少少都能在這個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日常疲于工作,忙于生活的我們,常常忘了父母的感受,缺少耐心,言辭淡漠。

      甚至不知何時,就連坐下來面對面好好說話都成了一種奢望。

      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待”,等我們醒悟過來時,往往歲月已逝,只剩懊悔不已。

      別把最難看的臉色甩給最親的人

      或許會有人說,自己根本沒法和父母好好溝通,因為一說話就吵架,一吵架要么冷戰要么爆炸,這可如何是好?

      確實,所有聲嘶力竭的無效溝通,都只會讓人身心俱疲。

      但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是不是把最寬容體諒的一面給了外人,而嚴厲苛刻的臉色卻甩給了那個無條件接納你的父母。

      別常把“你煩不煩”“你說夠了沒有”“你到底有完沒完”等口頭禪掛在嘴邊,雖然父母的愛不常外露,但你任何一句冷言冷語都會化成尖刀,足以讓他們內心獨自滴血很久。

      好好說話的前提,永遠是相互理解,彼此包容,求同存異。

      就像你不認為那些“為你好”的經驗之談是真的為你好一樣,當我們和父母遭遇觀點分歧時,也別試圖只用一兩句話,就想動搖他們根深蒂固錘煉了幾十年的價值觀。

      唯有站在他們的視角看問題,互相代入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生長環境,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的初衷和局限。

      其實對于父母來說,比起談話的內容,他們更在乎的是你所表達的態度。

      因為家,從來都不是評判高下爭論輸贏的地方,而是帶著愛與希望,一家人一起好好生活下去。

      嘗試帶父母走進你的生活

      曾經,父母不惜一切為我們赴湯蹈火,而現在,他們的腳步被時光拉緩,我們也終于成長為父母的靠山。

      可往往,我們總是忽略他們跟在身后的笨拙步伐,兀自飛速前行,忽然轉身時,才發現人早已不見。

      誤把叛逆當作個,錯把敷衍變成慣,一句“你不懂”就立了父母無法逾越的高墻。

      一位鄰居阿姨曾分享,自己兒子每天都地戴著耳機,回家也不常說話,一下班就冷著臉躲進房間里。

      阿姨用幾卑微的語氣說:“我多想也聽聽兒子耳機里放的歌兒呀,但是他好像每次都很忙。”

      明明如此簡單的事,如今卻似乎成了一種愿望。

      還曾聽過一個故事,有位北漂女孩過年回家時,看到父親手機里存著多張自己朋友圈的截圖。

      父親像被發現了小秘密似的嘿嘿一笑,對女孩說:“你的朋友圈總是設置三天可見,一不留神就我就看不到了。所以每次都截圖下來,沒事的時候,就喜歡翻來看看我閨女時都在做些什么。”

      女孩很慚愧,因為父親并不知道很多時候自己已被屏蔽。

      所以啊,別低估了父母愛你的心。當他們也想走進你的生活時,請別無情地拒之門外。

      空閑時,不妨帶父母去新發現的美食店吃一頓晚餐,去新開的創意展覽上聊聊藝術,讓父母也了解了解你的生活。

      當然,我們也可以和他們在傍晚喧鬧的廣場上跳一支廣場舞,或者茶余飯后坐下來看看他們正在追的電視劇。

      或許你會發現,彼此的世界,不難懂,而好好說話,更不難。

      要在有限的時間里抓緊表達愛

      讓父母走進我們的生活,不妨用心營造點兒儀式感。

      我們可以設置固定的家庭日,讓儀式感變成親情的調味品。

      每當這一天,我們都要空出手上所有事情,和家人在一起,讀書、觀影、爬山、釣魚、攝影,積累美好回憶。

      同時,也能給家人心理暗示:我們能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甚至能促進關系的進一步發展。

      當然,萬事開頭難,但經過數次的磨合,總會變得順暢自然。

      畢淑敏說:“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愿,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她也深刻地思考,時光不會倒流,父母不會重回少年,我們也不能停滯不前,父母是否能夠等到子女功成名就的那一天。

      所以,生活越是忙忙碌碌,就越應在有限的時間里表達更多的愛,不讓任何言語間的冷戰成為一生的遺憾。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父母的后半生,我們絕不能缺席。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