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鄭棋元:平平淡淡才是真,讓幸福在平淡的日子里盛開如蘭 | 悅讀有YOUNG

      來源:晶報網   發布時間: 2021-05-12 14:47:13

      “大概有十多年了,我養成了靜坐的慣。我家有一對舊沙發,有幾十年了。我每天早上泡一杯茶,點一支,坐在沙發里,坐一個多小時。雖是悠然獨坐,然而浮想聯翩。”

      擁有這樣看起來淡卻蘊含豐富哲理生活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當代作家汪曾祺。他用簡單的文字,直白的敘事為我們講述了如何把淡的日子變得趣味十足。并且用自身經歷告訴我們:淡才是人生的常態。

      淡”,是常、淡泊,但又不同于庸和淡而無味。它不是庸碌無為,而是知足常樂,不是隨波逐流,而是從容面對,不是游戲人生,而是智者的選擇與追求。

      今天,在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酷我音樂共同打造的《悅讀有YOUNG》節目中,青年歌手鄭棋元和音頻主播張濤將共同為大家分享王紫微、王木民的《漢字里的中國》和汪曾祺的《萬物可期 人間值得》兩部著作的節選部分,聊聊那些有關“淡”的感悟。

      淡”是什么?

      張濤覺得淡并不是寡淡無味,而是于淡中蘊含著深意。在先哲那里“淡”是一種拋卻虛飾浮夸、樸素自然的處世方式;是一種細水長流、可持續發展的精神。

      就像是《漢字里的中國》書中給出的回答一樣,“淡也者,五味之中也。”為什么“淡”是最美好的味道?

      因為它健康、持久,雖不濃烈卻耐人品味,越品越有滋味。它的極致不在于濃重,而在于綿長不絕、回味無窮,而“淡”的生活選擇大抵也就是這樣了。

      鄭棋元也覺得“淡”的生活方式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那種生活狀態值得我們去追求。

      讓生活從熱鬧回歸到安靜,從轟轟烈烈回歸到淡淡,慢下來,讓自己更加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其實生活必須松弛有度,就像一根松緊帶不能一直拉著它,適當時的放松很重要。”鄭棋元說道。

      讀書、看電影、與老友閑談......這些日常也許就是我們淡的生活,但卻不是無奇的。我們用積極的態度去生活,認真對待每一件事,也可以讓這淡的生活多一種恬靜,多一份趣味。

      精彩的生活,總有歸于淡的一天,只有內心淡的人才會仔細發現生活中的一些小美好,這才能讓人感覺到最真實的幸福。

      翻開《萬物可期 人間值得》一書,你會發現汪曾祺也曾在書中寫道,自己是個比較恬淡和的人,但有時也不免浮躁,每每在下筆創作時,總覺得“靜思往事,如在目底”才是最好的創作心理狀態。

      在汪老看來:唯悠閑才能精細。沒有工作時,沖杯咖啡,聽聽歌,看看書,養養花,不要著急、淡定下來,如果發現自己心浮氣躁,那不妨試著去讀書。

      當你讀的書越多,你的視野就越寬闊;你的視野越寬闊,你看待問題就越客觀;你看待問題越客觀,就越不容易受到別人或者外物的左右,你越不容易被左右,內心就會越淡。

      當前在我們繁雜的世界里,許多人被焦慮和不安裹挾著,恐慌成為了工作與生活的情緒。

      但歲月漫長,之后回望過往的種種,你就會發現當把不屬于生活的內容剔除的干凈利落了,用一顆淡的心去看這個世界,美好是無處不在的,看似淡的生活,竟也是如此的絢麗多彩!

      淡,不僅僅是一種文字的境界,更是一種胸懷,一種人生的境界。

      “智者樂山山如畫,仁者樂水水無涯,從從容容一杯酒,淡淡一杯茶。”生活雖淡,但用心就會發光,歲月可沉淀,跑起來會有風,淡的生活,也是一種美好。

      愿你我都能領悟淡淡才是真,體會淡的生活,發現更真實的美。

      出品人:張  坤 史力學

      總監制:趙  倩

      總制片:閔  捷 付豪杰

      監  制:王俊秀

      策劃人:丁汪敏 郭俊堃

      執行制片:盧婧 黃子甄

      編  導: 張浩禎  席  奇 盧  婧

      外采編導:梁艷  袁怡帆

      統  籌:范冬寧  蔡家奇

      文  案:楊庭鈺

      宣  發:范冬寧  盧  婧

      嘉  賓:鄭棋元  張  濤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