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為注冊“鴻蒙”商標遭駁回復審的新聞,引發了大眾對于商標規范管理的熱議。商標規范管理,既是對企業自身權益的維護,同樣也是對其他主體權益的尊重。然而在部分行業當中,商標使用仍存在一定行為隱患,餐飲加盟行業就是其中一例。
使用同行商標引流,實為侵權做法
不少網民都曾遭遇過這種情況:搜索A品牌時,進入廣告頁面顯示為B品牌。就在去年,短視頻平臺快手也曾投訴同行抖音,聲稱其在應用商店等渠道使用快手商標為自家產品引流。而這種推廣行為,實際是對其他主體商標權益的侵犯。在餐飲加盟行業中,這種操作同樣存在。
記者也就該情況對餐飲加盟頭部企業進行調查,不少都遭遇同行借用其旗下的商標對自家品牌引流的情況。以必普集團為例,截至發稿前,記者在某搜索必普旗下“石小沫”煎餅品牌,搜索結果所展現的第一條廣告即以加微信方式招攬學員的某其他煎餅品牌。
而記者也從必普集團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由于近年來集團實力不斷增強,諸如同行采用必普商標引流情況時有發生,集團向侵權方申訴,積極維護權益;同時集團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問題,自去年對廣告投放進行全面整改,對已發現存在侵權情況的廣告物料逐步進行刪除替換,并在之后的賬戶打理中杜絕此類問題的出現。
重視商標管理,維護客戶權益
事實上,對于許多餐飲加盟企業而言,商標規范管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四十九條規定:注冊商標成為其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通用名稱或者沒有正當理由連續三年不使用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可以向商標局申請撤銷該注冊商標。簡化理解,即一個商標的有效期為三年,商標注冊者需在規定期限內進行續期,否則將導致商標注銷或惡意搶注。許多餐飲加盟企業商標注冊與維護意識薄弱,甚至眾多品牌未注冊商標及上市招商,導致自身及旗下加盟商利益受損。
在接受采訪時,必普集團品牌負責人向記者展示了旗下所注冊各類商標,“所有項目在正式上市之前,必普都會對該品牌進行商標注冊,只有注冊通過之后,才會對外招商,這是對集團權益的保護,更是保障我們品牌加盟商的利益。”同時負責人還向記者透露,在日常商標管理工作基礎上,集團正在對所有商標進行重新梳理,確保續期、注冊工作有條不紊進行。
值得一提的是,必普集團是濟南高新區市場監管局所選定的“商標品牌指導站”,同時還被列為實施品牌戰略的重點對象,可見必普集團商標管理工作頗具成效。作為頭部企業,其合理做法將受到同行的關注與借鑒。期待以必普集團為代表的餐創龍頭企業,能夠帶領行業規范商標管理,減少以至杜絕相關問題的出現,通過商標的規范使用,為行業產出更多優質品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