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資本辦醫,尤懼“短板效應”。
民營醫療機構中,存在良莠不齊的亂象,盡管在杠桿的一端,高端民營醫療機構常常能憑借高醫療水平與優質服務脫穎而出,有時還是不免被另一端的莆田系醫院“報價不透明、醫療質量差”的名聲拉下水。
如果公眾對于民營醫院的整體印象被“收費高、過度醫療”等人云亦云的言論所蒙蔽,可想而知,優質民營醫院的品牌塑造工作也會加上一層鐐銬。 為了更好地傳遞價值服務,讓患者放心在優質民營機構診療,就要打破醫患壁壘、搭建連接醫院與患者的橋梁,不僅要從醫療質量、醫院環境等入手,在醫院服務的包裝上也要下心思。
其中,“服務產品化”就能良好建立患者對醫院的信任,是醫院給患者的一顆定心丸。
沒底:報價不透明、患者無信任
就算對于高端的、優質的民營醫院,患者對醫院的信任也并非從一開始就固若磐石。打造醫院品牌、讓患者卸下心防往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服務產品化不能被稱為一條捷徑,因為把民營醫院做好做大,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服務產品化確實能起到較好的效用,因為它涉及對患者心理的充分考量。
隨著從以醫院為中心到以患者為中心的時代到來,由患者角度出發來審視醫院變得尤為重要。站在患者的角度試想,如果患者本來就對民營醫院持有懷疑態度,進了醫院不清楚醫院收費標準,或是醫院提供何種醫療服務,心里沒底,該怎么建立對醫院的信任?對醫院的不了解會加深對它的恐懼,這就是壁壘。
大勢:醫療服務產品化
但是,如果患者在院前或院中階段,已經了解到醫院的服務分為A、B、C三種,明晰地知道各三類服務的收費及內含項目,那么患者便能相應地建立起他們的心理預期,根據項目進行選擇。 這樣做有幾點好處:
明碼標價,信息透明公開
實現信息的對等,是醫院尊重患者的體現。為什么這篇文章只針對優質醫療機構?因為好醫院有這樣的底氣:不賺不該賺的錢,不把患者當傻子。產品化,也就是將較難衡量的服務,變成標準化、流程化的產品,不僅需要醫院在硬實力上做到診療的規范與流程的完善,更需要服務態度上的開誠布公。
當服務產品化時,項目有據可循,患者就有了衡量服務水平的標尺;當患者不被蒙在鼓里,對醫療機構便有了基于了解而生的信任。同時,服務價格的明確也能篩選掉沒有相應支付能力的患者,有效避免了抱怨收費高的差評。
做減法,幫患者解決問題
同樣地,從患者角度出發,不論因為生病或基于其他需求,患者尋求醫院時,正當頭大、脆弱、亟需幫助的檔口,難道此時還得勞煩他們一步步思考接下來怎么治療?
因此,服務產品化是醫院通過自身的權威,幫患者分擔對病情的思慮,為患者做減法。醫療服務不再是一個項目加另一個的“滾雪球”,而是付一次錢,享受一步到位的閉環服務。這不僅是醫療上的定心丸,更是消費上的定心丸,為患者一石二鳥地擊破對“亂收費、過度醫療”的擔憂。
同時,我們也知道,只有幾個選擇的時候,客戶更容易進行消費。面對海量可能,患者反而可能不知道如何選了,更有可能回到熟悉的老路——公立醫院。好產品的價值永遠在于讓用戶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因此,醫院如果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就能很容易地看出服務產品化的價值所在。
平等推進差異化服務
跨越了信任的溝壑后,醫院能夠通過服務產品化,在最初的購買階段了解患者的支付水平,知心地為患者提供最適合他們的服務及后續跟進,為未來的留存客戶鋪平道路。
如果服務不產品化,患者仍處于被動消費的狀態,而沒有轉換為主動選擇消費的客戶,這對于醫院實施全生命周期的患者服務是較為不利的。
在患者知情的情況下,有針對性地差異化服務患者,這是很多優秀民營醫院的成功實踐。連續三年民營醫療機構競爭力排名第一的佛山市禪城中心醫院,在多年優質服務的打造中提出“機艙理論”,在保障醫療質量安全、患者知情同意的同時,將就醫環境與醫療服務像飛機上的頭等、商務、經濟艙一般分為三類,讓患者進行自主選擇。既能尊重患者就醫體驗,也能在確定項目的情況下盈利。服務產品化能讓優質民營醫院在提升患者信任度時如虎添翼,也將是未來民營醫療機構在激烈競爭中借以勝出的一個優勢。
搭橋:讓醫院CRM跟上需求
醫療機構的服務產品化要根據醫院特色決定。將部分服務包裝為小型引流產品,投放在各互聯網平臺上,并通過良好的到院體驗吸引患者留存;或者,將特色服務打包成為套餐,并通過折扣、會員制方式,進一步為患者做減法,讓患者省心地享受多項價值服務,這些都是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有效方法。
服務產品化對于專科醫療機構尤其有幫助。以婦兒醫療中的上海美華婦兒醫院為例,醫院針對孕婦的分娩方式、孕期及預算提供了不同層級的分娩套餐,套餐內標注房間費用、醫護項目、化驗、檢查、耗材、藥品及附加服務等,為孕婦提供對分娩所需服務的全面了解,也明確表現某項服務的價值。產后,母親可以選擇多種產后康復套餐;對于新生兒成長過程中的護理,兒科也可以相應地打包服務,將會員卡變為產品,從婦產到兒科過渡,實現患者全生命周期的照護。
在服務多家高端醫療機構的過程中,康博嘉信息科技的團隊發現,市場上缺少能良好適應醫療機構對于服務產品化需求的系統。有時,管理層提出了將服務打包為套餐的需求,但是院內現有的信息系統無法實現套餐的記錄,員工只能手工記錄簽單,既無法將相關信息沉淀為數據資產,還讓本就復雜的銷售管理更加繁瑣。
針對服務產品化無法落地的痛點,康博嘉決定為優質醫療機構與患者間搭上這座橋。康博嘉醫院客戶關系管理系統(KTHCRM)特別設計了靈活的套餐、折扣、會員體系,讓醫療機構根據套餐的價格、效期、周期性、復購性、關聯性進行精準自定義,方便醫療機構根據客戶需求定制套餐、折扣以及會員體系,帶動產品的銷售,落實給予患者的價值服務。
KTHCRM不僅能支持服務產品化,更以提升患者體驗為中心,承繼互聯網特性,運用渠道整合、會員體系、數據化標簽管理、智能化隨訪體系等功能,對醫療機構的院前、院中、院后的客戶全方位服務水平進行充分賦能。
不是所有企業都能洞察醫療機構的深層需求。深耕醫療行業十六年,在服務上千家醫療機構的實踐中,為解決客戶經營管理中的困難,康博嘉為優質醫療機構量身打造KTHCRM醫院客戶關系管理系統,提供全面的智慧服務解決方案,用信息技術幫助醫療機構提供高品質、可信賴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