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巨頭加碼寵物營養品賽道 綜合實力較量加劇市場競爭

      來源:壹點網   發布時間: 2021-09-18 10:12:45

      寵物營養正在成為新藍海,吸引各路玩家爭相入局。近日,健合國際(HK.1112)公告稱,將通過附屬子公司以6.1億美元(約合39.59億元人民幣)對價收購美國寵物營養品公司Zesty Paws100%權益,再擴充其寵物板塊。除健合外,新興品牌和部分企業也玩起了跨界,雀巢、瑪氏、三只松鼠、新希望等也在布局寵物食品領域。

      在市場的推動下,升級趨勢明顯。據《2021中國寵物精致消費圖鑒》顯示,近三年國內線上寵物消費受消費人數增長及筆單價驅動,消費規模增長達1.5倍。從產品端來看,寵物狗和貓中、高端食品消費同比增幅分別達100.69%和136.54%,是低端食品增幅的2倍之多。這也意味著,高質量、高價位食品正在受到更多飼寵人群的青睞,但與此同時,本土寵物企業主打中低端市場,導致高端市場幾乎被進口品牌蠶食。

      對此,健合集團公共事務部總監朱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寵物消費市場還處于早期發展階段,市場集中度并不高。但是,隨著新興消費群體的觀念轉變,多元化的需求推動了市場的變革和提速,高端市場增速明顯。未來決定企業能否勝出的因素除了持續研發創新提升產品力外,還包括線上線下渠道的綜合運營能力以及品牌與消費者的互動能力。

      寵物營養品成細分藍海   千億市場規模待掘

      從“小眾”市場向“大眾”進發,并逐漸變成剛需的寵物營養品市場,今年格外熱鬧。

      近日,健合集團宣布擬以6.1億美元(約39.59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美國貓狗營養補充品公司Zesty Paws的全部股權,加碼寵物營養與護理用品業務。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健合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第二次收購寵物品牌公司。2020年11月,健合宣布以1.61億美元收購美國寵物營養品公司Solid Gold,將業務版圖從嬰幼兒、成人營養擴展到寵物食品領域。

      無獨有偶,今年4月,雀巢再宣布增資2.3億元,用于加碼高端及超高端寵物食品生產方面的業務布局;不僅有乳企加入到寵物食品行業,曾經為巨頭代工的企業也開始回歸,佩蒂股份此前是瑪氏的代工企業,近些年與國內傳統寵物食品企業展開錯位競爭;新希望、通威股份兩家飼料企業也已在寵物食品領域有所布局。

      市場的活躍表現也延伸至二級市場,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10多個與寵物營養相關的品牌完成融資。

      玩家紛紛入局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人口結構發生變化,催生陪伴經濟;另一方面,整體寵物行業規模在2014年至2019年擴張至原先的三倍,達到930億元,預計未來5年寵物市場規模再翻三倍。

      朱輝表示,不管是布局嬰幼兒、成人還是到寵物賽道,都在家庭營養健康的范疇之內。更重要的是,乳企做寵物食品,并不屬于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從研發上來看,很多寵物營養食品與人的營養食品具有相似性;在渠道資源上,乳業企業在過去的發展中,已經建立了成熟的經銷商網絡,這些能快速地實現在現有的合作渠道中對寵物產品進行推廣。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認為,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寵物食品也為乳企消化產能提供了新的端口。寵物行業在中國的發展空間很大,未來不排除有更多乳企、食品企業加入寵物行業。

      行業尚未形成絕對龍頭   “線上+線下”融合加速市場拓展

      不容忽視的是,盡管目前我國寵物行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但是寵物消費市場被美國寵物行業巨頭壟斷,國內寵物市場還比較分散,沒有形成巨頭企業。

      據尼爾森梳理的中國寵物食品市占率顯示,排名前十的企業占據行業31.1%的份額,除了瑪氏在國內終端市場份額占11.40%,其他品牌市場份額占比均在5%以下。

      在左馭資本投資人閆霖澤看來,因為現階段寵物行業主要集中主糧賽道,面對機遇的同時,也意味著想要脫穎而出、獲得消費者認可則可能更為困難。

      一位寵物食品領域的資深人士表示,我國的寵物營養市場剛剛開始,目前頭部還沒有穩固形成,這對于新興的初創品牌而言依然有追趕乃至超越的機會。

      值得關注的是,不同于美國、日本及歐洲等國寵物市場以線下商超、寵物店專門渠道消費為主,我國寵物市場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線上寵物消費滲透率較高。據尼爾森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6月,寵物食品電商銷售額規模達250.6億元,同比增長27.2%。其中,Solid Gold、紐翠斯、衛仕及愛肯拿等在2021年上半年均實現快速擴張。

      雖然電商渠道寵食銷售第一大渠道,但是目前面臨著不少困境:行業缺乏生產標準質量良莠不齊,導致了客戶忠誠度培養的難度。同時,電商平臺上充斥著大量的寵物食品品牌,大多數品牌通過價格戰來獲取競爭優勢,直接導致企業利潤的下降,影響品牌后續發展,如何平衡線上和線下渠道利益分配,直接考驗企業的能力。

      朱輝表示,目前寵物營養品線上的渠道占比比較大,未來會通過“線上+線下”的組合拳模式加快市場拓展。不過,寵物線下渠道與奶粉的固定渠道不同,需要一個渠道的培育過程,因此需要選擇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市,進行線下渠道的培育。

      消費模式催生高端化趨勢  科技創新成殺手锏

      盡管目前在中高端市場中,跨國巨頭企業仍占據大部分比例,隨著寵物經濟的快速增長,寵物食品正在邁入消費升級期,“高品質的個性化寵糧”成為上升最快的消費需求。

      據《2021寵物食品行業消費洞察報告》,寵物主糧消費整體呈現出品質升級的趨勢。根據主糧產品單價區分,線上單價200元以上的主糧產品消費人數增速最高,接近40%,單價125-150元和單價175-200元的主糧產品增速次之。

      記者從京東商城看到,一袋5.4KG的高端貓糧售價均超過300元。其中,素力高金裝全階段天然無谷雞肉味貓糧308元;愛肯拿雞肉味天然五谷貓糧5.4KG價格461元;Orijen渴望天然無谷鮮肉貓糧5.4KG高達700元。從這些數據不難看出,隨著養寵理念的轉變,寵物主們對寵物食品、用品等消費品的要求向高端化轉變。

      拋開企業本身的戰略,導致高端化趨勢與消費模式變化有最直接的原因。Z世代逐漸成為消費主流,他們更注重品質和精細化需求,而品牌投入到高端產品的費用也會更高,不僅表現在渠道各環節的構成上,還包括銷售團隊、研發技術以及品牌的宣傳推廣等,因此推高了成本。

      “消費分層、高端化與理性化并存,是當前寵物消費的一個特點。在產品價格層面,的確存在一定的溢價,主要原因在于,與人類經濟相比,寵物經濟處于產業發展初期,還是相對窄眾、小體量,那么成本分攤到具體產品上,就會相對較高。”亞寵研究院院長李鐘琦說。

      朱輝認為,高端市場爭奪的背后,是企業之間綜合實力的較量。一方面是支撐高端產品的創新以及技術研發,未來在1至3年能否在眾多品牌中突圍考驗著一個企業的研發實力,這也導致一些缺乏護城河的品牌在競爭中被加速淘汰。另一方面是線上與線下渠道融合的綜合運營能力,企業能否在渠道變革中適應新興消費者的選擇以及與消費者產生良性互動,從需求端破解行業痛點,才是能否占領市場的關鍵。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