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軍事 >

      中國林都伊春旅游迎轉角 柳暗花明又“一春”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布時間: 2016-06-29 00:25:21
      中國林都伊春旅游迎轉角柳暗花明又“一春”圖為伊春市寶宇西嶺旅游度假區風光 王琳 攝

        中新網伊春6月25日電 題:中國林都伊春旅游迎轉角柳暗花明又“一春”

        中新網記者 王琳

        許多人沒有到過黑龍江,卻用過取材自黑龍江大小興安嶺的木制品。在“一木獨大”的時代,中國林都伊春源源不斷向世界各地輸送著木材原料。停伐轉型后,伊春從“啃生態”走向保護利用資源、轉化生產力的轉角,旅游業發展柳暗花明又“一春”。

        6月的伊春山水環抱、萬木崢嶸,高達84.4%的森林覆被率使它成為中國東北重要生態屏障,享有“中國林都”、“紅松故鄉”的美譽。在剛剛結束的2016黑龍江濕地論壇上,伊春“森林深處”旅游品牌成為該省主推的夏季生態旅游線路之一。

        連日來雨水連綿,仍有大批游客赴上甘嶺溪水國家森林公園體會原始森林中“醉氧”的感覺。伊春市旅游局局長王欣紅告訴記者:“2016年夏季在完善五營國家森林公園、茅蘭溝、嘉蔭等經典線路的同時,還結合市場需求創新開發旅游產品,打破傳統的觀光旅游格局,突出休閑度假、互動娛樂等體驗。”

        依托小興安嶺獨特的生態資源優勢,小興安嶺戶外運動谷于2015年7月開門迎客,推出自駕車營地、山地自行車、野外拓展、原始森林徒步穿越等森林生態與戶外運動結合的特種旅游項目,僅半年時間就接待游客20萬人次。

        “運動谷運用‘體育+旅游’理念,致力于打造中國最大、項目最多、生態最優的戶外有氧運動基地。”伊春市新青區旅游局局長陳煦說:“許多外埠游客對體驗東北傳統民宿、民俗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針對這一市場需求,我們發動林場職工建起了16家家庭旅館,截至目前累計接待住宿游客700余人次,戶均增收1.6萬元(人民幣,下同)。”

        昔日林海蒼茫的小興安嶺變身運動谷,令松林林場老職工林淑杰的生活“柳暗花明”,她依靠自已擅長制作林區傳統特色食品的手藝,獲得停伐后的第一桶金。在中國“藍莓之鄉”,伊春市友好區藍莓產業圓了更多林業人的“淘金夢”。

        該地區藍莓種植面積已達800公頃,擺脫傳統“以林業為主”的舊模式,發展“產業+旅游”的綠色化轉型經濟。在即將到來的藍莓豐收季,黑土地上的小小藍色漿果將撐起林下經濟大產業,并迎接中國各地游客前來觀光、采摘。

        目前,自駕游客占伊春游客接待量的比重越來越大,這喻示著人們的旅游能動性和消費力日漸提高,需求側對于旅游的品質與服務提出更高要求,召喚供給一側推出“度假+旅游”的精致化休閑模式。在伊春市寶宇西嶺旅游度假區,伊春的綠水青山被森林溫泉、風情別墅、叢林篝火、林間騎行、狩獵、游艇、垂釣等綜合體驗詮釋出更豐富的內涵。

        在“度假+旅游”、“體育+旅游”、“產業+旅游”等全新的發展理念下,伊春市在2015年共接待旅游者715.2萬人次,旅游業收入61.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5%和14.5%;2016年第一季度共接待旅游者150.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1.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9%和11.8%。

        伊春已捧出“綠水青山”,如何煉化為“金山銀山”?針對該市旅游產品的開發與推廣,中青旅聯科目的地營銷事業部總經理葛磊提出看法:“伊春應該在保護生態基礎上將資源轉化為生產力,而不是消耗資源謀求發展。該市旅游發展應找到核心定位,注重理念的更新和模式的創新,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針對不同客源群體開發旅游產品。”(完)

      相關閱讀